每隔一段時間會搜集群內精華內容做總結分享,為保護群友私隱,僅用AI做快速總結,便於閱讀。
歡迎熱愛博彩業並謀求進步之士加入我們。
入群有門檻,如需入群請點擊申請:@pasa002_bot

話題一:吃空餉
1. 典型案例
聊天中提到,有人曾因浮報薪水、虛報人頭獲取資金:
先因虛報賬目套取60萬美金被發現,公司本想留他繼續打工還錢;
後來又聯合財務盜取300萬美金潛逃。
還提到常見操作是:一個資料庫報8個崗位,實際只有2個人幹活。
2. 行業普遍現象
有人感歎:在外包或遠程崗位裡,報空餉的情況並不少見。
在某些博彩或東南亞公司,類似操作比較普遍,尤其在項目薪資有上限的情況下,管理者或負責人為了多獲收入,會利用空餉方式套錢。
部分平台(如亞博、太子系、白沙等)據說都存在混亂和空餉現象。
3. 原因分析
領導不懂業務:技術總監不懂技術、市場負責人不懂市場,導致虛報人頭長期沒人查。
關係戶/內部腐敗:有人關係好,領導不會仔細核查。
收入結構問題:正式薪資有上限,管理層會通過“報空餉”來補足收入。
4. 氛圍與評價
大家對這種情況既覺得荒謬,也覺得在柬埔寨等環境下似乎“司空見慣”。
有人調侃:報空餉、騙薪資的套路已經成了寫書的素材。
也有人無奈地說:到處都有人搞錢,不如回家種田。
📌 總結
在聊天中,“吃空餉”被認為是一種行業內常見的腐敗現象,主要表現為:
虛報人頭/薪水,公司賬面上有崗位但實際上沒人幹活;
管理層默許甚至參與,因為正規收入有限,只能靠這種方式套錢;
高風險公司和地區更常見(柬埔寨博彩圈、遠程外包項目等);
最終結果往往是捲款潛逃,造成公司嚴重損失。
話題二:菲律賓投放KOL是否真的有用
1. 大主播 vs 腰部主播
有人提到:可能需要和大主播簽長期合同才有效,腰部主播作用不大。
也有人認為:頭部 KOL 才能真正帶來效果,尤其在平台推廣時更明顯。
2. KOL 的魚池效應
有人指出:不論哪個層級的 KOL,都會帶來一些不重疊的新用戶;
如果預算高,可以把不同層級都拿下;
如果預算低,還是投放買量更實在。
他還強調:KOL 更多是吃自己“魚池”(粉絲群體),長期價值有限。
3. 成本與預算考量
有人認為:是否用 KOL,取決於獲客成本與投流成本的對比。
另一位補充:低預算時不建議找 KOL,因為邊際效益主要體現在品牌曝光,而不是實際轉化。
4. KOL 變代理的設想
有人提到:KOL 變代理需要邁出第一步,可能才會有機會。
暗示一種合作模式:KOL 不只是收推廣費,而是深度綁定為渠道代理。
5. KOL 的內容合作形式
有人建議:頭部 KOL 要配合拍劇情短片,把推廣內容融入日常作品中,效果更好。
強調不是單純口播,而是要“植入”式推廣。
6. KOL 的細分類型
有人提到:如果是電子盤,網黃類 KOL 倒是可以嘗試,用戶活躍度高。
但也有人覺得:網黃類 KOL 不夠靠譜,風險較大。
📌 結論
大主播效果好,但成本高,需要長期合作才能有用。
腰部主播普遍不被看好,除非預算充足,否則 ROI 偏低。
KOL 合作更適合高預算 + 品牌曝光場景;低預算時投流更划算。
創新合作模式:嘗試讓 KOL 變成代理,或者讓他們拍劇情短片進行軟植入推廣。
細分嘗試:某些垂直領域(如網黃類)可能帶來高活躍用戶,但存在風險。
————
歡迎熱愛博彩業並謀求進步之士加入我們。
入群有門檻,如需入群請點擊申請:@pasa002_bot
本文引用Telegram:PASA博彩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