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国会正审议一项重要立法提案,计划修改现行《银行保密法》,允许中央银行(BSP)在特定情境下可不经法院授权,直接查阅银行账户信息,包括外币账户。这一变化意在加强对洗钱、腐败及跨境诈骗等经济犯罪的监管能力。
该草案由众议院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及Tingog党议员安德鲁·朱利安·罗穆亚尔德斯与裘德·阿西德雷联合提交,核心内容是赋权BSP可在发现异常交易或涉嫌非法资金流动时,直接对账户展开调查,无需事先取得法院许可。
目前,菲律宾的银行保密法规被视为全球最为严格之一,即使在贪腐、毒品、洗钱等严重案件中,执法单位也需通过法院审查程序,方可调阅账户数据。长期以来,这一制度被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视为“监管盲区”,阻碍菲律宾与国际反洗钱合作。
草案还明确,调查权限将扩展至包括美元与人民币在内的各类外币账户。倘若法案通过,不仅标志着菲律宾在提升金融透明度上的重大进展,也有望推动其尽快摆脱FATF“灰名单”困境。
尽管该提案受到财政监管机构的支持,被视为强化反腐与反洗钱机制的重要工具,但也引发了企业界及民众对资金隐私权受损的忧虑。未来,如何在金融监管与公民隐私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各界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