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會搜集群內精華內容做總結分享,為保護群友私隱,僅用AI做快速總結,便於閱讀。
歡迎熱愛博彩業 並 謀求進步之士加入我們。
入群有門檻,如需入群請點擊申請: @pasa002_bot

————
這幾周,不少從業者開始重新討論“出海盤口是否有必要做社群”這個話題。隨著合規壓力加大、投放獲客成本攀升,社群再次被視為“留存與裂變”的關鍵環節。然而,當大家真正去對比各家盤口的實踐時,卻普遍發現:幾乎沒人真正把社群當成系統工程去做。
一、當前現狀:頻道≠社群
目前大多數出海品牌僅停留在“頻道運營”層面:
Telegram、Instagram、TikTok 頻道用於資訊分發;
少量附屬群作為公告或中獎展示;
缺乏持續的討論氛圍與用戶共創內容。
有業內人士提到:“現在很多所謂的社群其實只是通知群,發活動、領福利、報中獎,全是單向資訊流。”另一位從業者則直言:“頻道是分發口,不是社區。”
這也解釋了為何即使一些品牌擁有十幾、甚至幾十個頻道矩陣,用戶活躍依舊慘淡。
二、社群形態與工具生態
在實際操作中,社群主要有三種形態:
Telegram生態型:結合頻道、群與Bot功能,實現自動發獎、任務簽到、活動抽獎;
社媒聯動型:依託當地主流社交平台(如IG、FB、WhatsApp等)進行導流;
主播導向型:依靠直播帶單群建立情緒連接。
例如,有人提到某南美地區網紅社群擁有二十多萬成員,但線上人數不足百人,大量為灌粉賬號。相比之下,一些小體量但活躍的本地群——通過每日紅包活動與聊天任務維持熱度——反而更能持續轉化。
三、運營機制:活躍、裂變與防刷
一個真正能“跑起來”的博彩社群,通常具備三層運營邏輯:
活躍機制:定期活動、紅包互動、話題引導,讓群看起來“有人氣”。
裂變機制:通過邀請獎勵、積分任務、等級成長推動社群擴張。
防刷機制:設計任務與獎勵邏輯時,預防灌粉與偽活躍行為。
業內有人指出:“每天要有新花樣,不然拉不動活躍。”這句話道出了社群運營的核心本質——持續製造動機與期待。
四、行業困境:合規與市場的雙重矛盾
菲律賓、柬埔寨等地區的合規盤目前普遍面臨尷尬局面:
受監管限制,無法進行陽光化推廣;
返利和活動空間被壓縮;
而非合規盤則憑藉“能送敢送”吸走了大批流量。
一位從業者提到:“合規盤人均存款六七百比索,非合規雖然風險高,但送得狠、返得快,小客戶更容易衝動。”
這導致一個明顯的行業趨勢:福利型社區成為拉量的灰色緩衝區。它既能吸引流量,又不直接觸碰敏感投放通道。
五、策略演化:從頻道矩陣到社群生態
早期做社群的盤口多以“灌粉+廣播”為主,如今開始向“用戶共創型社群(UGC)”過渡。
這一轉變核心有兩點:
讓用戶成為內容的一部分(曬單、技巧、抽獎體驗等);
把社區設計成可導向交易的生態閉環(積分、任務、等級、返利)。
一些經驗豐富的從業者認為:
“社區的終點是帶玩。社群既是口碑陣地,也是流量池。只要機制構得住,不需要再額外給代理費。”
六、可借鑒的海外案例
國外的一些成功範例值得參考:
Stake:先在Reddit聚集話題熱度,再獨立搭建論壇(Forum)吸納用戶;
BC Game:以Bot驅動社區任務系統,構建積分經濟;
J9俱樂部:深度定製的“老哥社區”結構,強化用戶粘性。
這些案例的共通點是:
長期主義思維(社區優先於轉化);
系統化激勵設計(行為與獎勵可量化);
內容生態閉環(UGC帶來持續留存)。
七、未來展望
可以預見,隨著監管逐步完善、返利體系普及,單純依靠投流的出海模式將越來越難。
下一階段的競爭將轉向社群生態與用戶經營力。
未來有三種路徑可能並存:
以Bot與任務系統為核心的輕社群模式;
以主播、話題、UGC為核心的互動型社群;
與品牌平台深度綁定的積分化社區。
當社群能從“工具”變成“生態”,博彩業的增長邏輯也將被徹底重塑。
————
這是TG唯一的博彩業知識頻道,本頻道頻道受眾為博彩業高管精英。由”全球igaming領袖 - PASA“出品。每日發表深度內容透析博彩業過去、現在與未來。
本內容由 https://t.me/gamblingdeep 獨家原創,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轉發。
免費數據報告: @pasa_research
加入會員群: @pasa002_bot
PASA官網: www.pasa.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