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年,體育博彩在澳大利亞快速崛起,成為最受歡迎且增長最快的賭博形式之一。然而,這一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深植於該國長期的性別化文化曆史之中。數據顯示,目前近90%的常規體育博彩參與者為男性,這一性別比例在所有賭博活動中最為懸殊。
從殖民早期開始,體育博彩尤其是賽馬和拳擊等項目,便是男性專屬活動。女性由於經濟權由男性掌控以及社會觀念認為賭博“腐蝕女性道德”,長期被排除在外。工人階級男性將體育賭博視為展現男性氣質、競爭精神和冒險精神的休閑方式,而上層階級則以賭博作為優雅的社交活動。20世紀,儘管賽馬賭博逐漸允許女性參與,如1927年維多利亞州通過總投注器允許女性下注,但她們多被視為“裝飾性角色”,賭博行為被認為依賴直覺而非理性分析。
進入當代,體育博彩仍然聚焦男性主導的足球項目(如AFL、NRL),2017年這兩項賽事的投注額佔澳大利亞體育博彩總支出的一半以上。廣告與營銷進一步強化男性敘事,物化女性形象,強化了“體育博彩是男性活動”的認知。隨著互聯網和移動設備普及,博彩場景突破傳統男性空間,如酒吧或投注站,一些博彩公司(如Sportsbet)在TikTok上針對年輕女性進行推廣,但性別結構變化仍有限,女性參與比例仍遠低於男性,同時潛在賭博風險可能增加。
本文採用曆史分析法,通過報紙、法律條文、學術研究、政府報告及行業數據,系統梳理澳大利亞體育博彩的性別史。研究顯示,性別隔離源於殖民時期男性主導的社會結構、體育與男性氣質綁定,以及現代廣告和項目選擇的性別偏向。儘管賽馬賭博的有限開放略微縮小了性別差距,但整體男性主導的格局依舊顯著。
文章優勢在於:首次系統呈現體育博彩的性別曆史脈絡,跨學科整合歷史學、性別研究和社會學視角,論據豐富,現實關聯明確。但局限也明顯,包括方法單一、女性參與視角不足、對本土群體關注有限及地域局限性。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討互聯網與移動博彩對性別參與的影響、廣告性別效應機制、不同年齡與階級女性參與行為、Indigenous群體的博彩曆史與現狀,以及政策幹預對性別差距的長期影響。
總體而言,澳大利亞體育博彩的性別不平衡並非偶發,而是曆史延續、文化塑造與現代商業運作交織的結果。未來技術、廣告及政策變革將是改變性別結構的關鍵因素,但挑戰仍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