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政府近日加強對賭場資金流動的監管,規定所有賭場必須在24小時內報告單一客戶交易金額達到或超過100萬尼泊爾盧比(約7400美元)的資金活動。此舉旨在提升金融透明度,助力尼泊爾從國際洗錢風險“灰名單”中摘牌。
這一新規由尼泊爾洗錢調查部門發布,針對賭場運營商設立更高的合規標準。賭場必須對所有遊戲過程實施24小時監控,錄影資料須保存至少六個月,訪客身份資訊保存期限不得少於五年。此外,賭場入口需安裝生物識別系統,強化“了解客戶”(KYC)流程,並全面落實反洗錢(AML)規定。
同時,賭場最低實繳資本標準由此前的1.5億尼泊爾盧比提升至2億(約148萬美元),以增強行業資本實力。
2025年2月,全球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將尼泊爾列入洗錢風險較高的司法管轄區灰名單,指其在金融交易監管、腐敗和逃稅防控方面存在嚴重不足。自2008年首次被FATF列入名單後,尼泊爾曾於2014年成功摘牌,但此次再度入榜,影響國際投資者信心和國家聲譽。
為應對壓力,尼泊爾政府制定了包括提升洗錢風險意識、加強銀行及博彩等重點行業監管、加大非法金融活動打擊力度、完善法律執行及沒收非法資金等七大措施。據《加德滿都郵報》報道,尼泊爾還計劃強化針對恐怖主義融資和生物武器資金流動的定向制裁技術合規。
在與也門、敘利亞、尼日利亞等國同處灰名單的背景下,尼泊爾正加快步伐改善金融治理,力求重塑國際形象,推動博彩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