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於2025年10月簽署《反離岸博彩法案》,全面禁止離岸博彩運營,違者最高面臨12年監禁及5000萬比索罰款。此舉導致菲律賓比索兌美元匯率跌至58.85,股市跌破5900點,房地產市場空置率飆升,餐飲等服務行業收入銳減。該法案終止了菲律賓持續近十年的POGO產業,雖旨在打擊關聯犯罪,但也造成經濟陣痛,凸顯國家對灰色產業的依賴及轉型挑戰。

法案內容與經濟影響
《2025年反離岸博彩法案》正式生效,全面禁止離岸博彩運營,違者最高可判12年監禁並處罰款5000萬比索。法案頒布後,菲律賓比索兌美元匯率跌至58.85,創數月新低,股市PSEi指數跌破5900點。疫情前全國約60家持牌POGO及200餘家服務商支撐的產業鏈受到直接衝擊,外資持續撤離加劇金融市場波動。
產業鏈衝擊與社會反應
POGO禁令導致馬尼拉、帕賽、BGC等地區辦公樓空置率大幅上升,房東面臨租金收入銳減。餐飲行業受影響顯著,部分中餐館日銷量從500份降至不足100份。儘管政府強調禁令為打擊詐騙、洗錢、人口販運等犯罪,但民眾質疑其實際效果,指出基層腐敗、監獄超載等問題仍未解決,認為政策更多體現政治象徵意義。
政策背景與地區對比
菲律賓禁令出台同時,阿聯酋等地區正推進博彩合法化,美國永利集團獲首張賭場牌照。分析認為,菲律賓過度依賴POGO等灰色產業,禁令暴露經濟結構脆弱性。短期面臨失業率上升、通脹壓力加大等挑戰,中長期需應對外資撤離和產業空洞化問題,凸顯從灰色經濟向合規轉型的必然性與陣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