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Gaming領袖
百萬iGaming從業人員首選出海平台:
首頁>資訊頻道>資訊詳情

菲律賓警方查獲240張非法SIM卡 逮捕兩名涉嫌為詐騙提供通信支援的販子

PASA News
PASA News
·火星

菲律賓總統反有組織犯罪委員會(PAOCC)與國家警察(PNP)近日在帕拉尼亞克市展開聯合行動,逮捕兩名非法SIM卡販子,查獲240張使用虛假身份註冊的"隱身SIM卡"。這些SIM卡以每張1500比索的價格非法銷售,主要用於支援POGO電信詐騙、網路貸款勒索等跨國犯罪活動的通信需求。警方表示,此類非法SIM卡是詐騙集團的關鍵工具,可用於偽裝身份、收取資金並通過加密貨幣洗錢。此次行動標誌著菲律賓執法策略從直接抓捕詐騙犯轉向切斷犯罪供應鏈,2025年上半年該類衍生案件已下降28%。執法行動與逮捕情況

菲律賓總統反有組織犯罪委員會(PAOCC)與國家警察(PNP)於10月9日在帕拉尼亞克市蘇卡特地區的一個加油站展開聯合執法行動。此次行動採用誘捕策略,成功逮捕兩名非法SIM卡販子。

被捕嫌疑人確認為卡洛・達茲與約翰・阿布拉罕・達茲兄弟,兩人涉嫌長期從事非法SIM卡銷售活動,為犯罪組織提供通信支援。

查獲物品與證據

行動中查獲240張使用虛假身份資訊註冊的SIM卡,這些卡被標記為"隱身卡",因其無法追蹤到實際使用者。警方還查獲12部用於測試SIM卡的移動設備以及詳細記錄交易活動的賬本。

賬本記錄顯示,這對兄弟在過去六個月內與馬尼拉、宿務等地的多個"客戶"有資金往來,提供了調查犯罪網路的寶貴線索。

非法操作與銷售模式

嫌疑人在Facebook Marketplace等社交媒體平台公開兜售"預註冊SIM卡",聲稱這些卡可匿名使用且無法被追蹤。每張卡售價高達1,500比索,相當於正規SIM卡價格的10倍。

通過這種非法交易,兩名嫌疑人每月獲利超過30萬比索(約合5,400美元),顯示出非法SIM卡市場的暴利特性。

犯罪用途與危害性

這些非法SIM卡主要用於支援POGO電信詐騙、網路貸款勒索等跨國犯罪活動。詐騙集團利用這些卡偽裝身份與受害者溝通、收取非法資金,然後通過加密貨幣或黃金交易進行洗錢。

PAOCC副秘書長吉爾伯托・克魯茲指出:"幾乎每條詐騙簡訊、每通勒索電話背後,都藏著一張非法SIM卡。"

技術手段與設備配合

非法SIM卡常與"貓池"(SIM bank)和"GOIP"等專業設備配合使用,可批量發送詐騙簡訊和撥打虛擬電話。這些技術能使境外詐騙號碼顯示為本地來電,大幅提高詐騙成功率。

這種技術配合使得犯罪團夥能夠高效運作,同時增加執法部門的追蹤難度。

法律背景與監管漏洞

菲律賓《SIM卡登記法》原本旨在通過實名制杜絕詐騙活動,但非法市場找到了規避監管的方法。假卡主要通過三種渠道獲得:使用偽造身份證批量註冊、誘騙老年人或貧困人群"代實名",以及電信內部人員提供"後門"訪問。

克魯茲副秘書長承認:"實名制在紙面上是嚴密的,但黑市總能找到漏洞。"

執法策略轉變與成效

此次行動代表菲律賓執法策略的重要轉變——從直接"抓捕詐騙犯"轉向"切斷犯罪供應鏈"。警方認為,針對通信工具等犯罪基礎設施的打擊能更有效地遏制犯罪活動。

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菲律賓因POGO衍生的犯罪案件下降了28%,其中對"黑卡"和"貓池"等供應鏈的打擊貢獻了超過40%的下降率。

國際聯繫與後續調查

被捕嫌疑人供認,他們只是"中層代理",上遊供應商來自越南、柬埔寨等國家。這表明非法SIM卡貿易是一個跨國犯罪網路的一部分。

菲律賓警方已啟動跨國情報合作,與國際執法機構共同追查更大的幕後犯罪網路,預計將有後續執法行動。

市場影響與消費者警示

非法SIM卡市場的存在對普通消費者構成嚴重風險。這些卡不僅用於犯罪活動,還可能被用於身份盜竊、金融欺詐等違法行為。

警方提醒公眾僅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和使用SIM卡,避免因使用非法通信工具而無意中捲入犯罪活動或成為受害者。

行業合作與預防措施

菲律賓電信運營商正與執法部門加強合作,識別和阻止異常註冊行為。行業組織呼籲加強內部監管,防止員工參與非法SIM卡註冊和銷售活動。

專家建議採用更先進的身份驗證技術和即時監控系統,以更好地執行《SIM卡登記法》的規定,堵塞監管漏洞。

#安危AI非法SIM卡AI网络贷款勒索AI隐身SIM卡AISIM卡登记法AI洗钱AI跨国犯罪AI电信诈骗AI实名制AIPOGO

風險提示:所有資訊內容皆來自於使用者創作,請保持客觀立場自行分辨內容觀點。

PASA News
PASA News
260分享
登入後參與評論

評論區0

發布首次評論~

發布首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