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中國執法機構大規模監控Telegram用戶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據《華南早報》報道,公安部已部署一款專門監控Telegram的“超級工具”,覆蓋範圍巨大。系統已收集超300億條資訊,涉及約7000萬註冊中國手機號的Telegram賬戶,以及39萬個群組與頻道。
這套系統功能強大,不僅能即時監聽聊天內容,還可還原社交關係網路、跨平台調取數據、對用戶行為進行評分,甚至具備設備入侵能力。換言之,中國用戶在Telegram上的發言、互動和使用習慣,都可能被系統打上“行為標籤”並受到幹預。
業內人士指出,該工具旨在系統性識別、建模並幹預使用Telegram的中國用戶。一旦進入重點監控名單,個人幾乎完全透明,社交軌跡和私密交流都將無所遁形。
專家建議,為降低被監控風險,用戶應採取防護措施:註銷原有+86號碼並註冊新號,僅使用telegram.org官方版本,開啟“秘密聊天”功能,設置二步驗證並定期清除聊天記錄,避免在群組討論敏感話題。
此消息一出,引發許多Telegram用戶恐慌。未來,Telegram在中國可能不再是安全溝通工具,而是隨時可能被洞察的“透明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