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總統小馬科斯下令全面取締離岸博彩(POGO)已過去一年,菲律賓表面上雖已清除主要運營園區,但POGO的陰影仍在。總統反有組織犯罪委員會(PAOCC)指出,仍有約9000名前POGO中國籍員工滯留菲律賓,其中部分已轉入地下,以小型“遊擊式”模式繼續從事詐騙等違法活動。
參議員洪蒂維洛斯表示,這次禁令是政府的一次必要糾錯,因為POGO曾嚴重侵蝕制度、賄賂官員、引發詐騙與人口販運危機,禍及本國與他國民眾。她強調,參議院調查揭示了POGO的系統性腐敗風險,必須防止類似問題重演。部分外籍人士因遣返不徹底流入柬埔寨、緬甸等地,繼續行騙。
儘管大園區已被取締,但POGO殘餘勢力正向隱蔽化、小型化方向發展,偵破難度更高。洪蒂維洛斯警告:“這類碎片化詐騙網更難追查。”而參議員張喬偉則樂觀認為,POGO“正在快速枯竭”,大部分殘餘已被清除,留在菲律賓的多是邊緣人員或擔心回國被捕者。
2024年,小馬科斯在國情諮文中指示全面取締POGO,並簽署行政令第74號(EO 74),要求年底前清退所有離岸及網路博彩運營商。財政部研究指出,POGO帶來的金融、社會與國家安全風險遠高於其經濟貢獻,反洗錢委員會也多次警告該行業與洗錢、詐騙勾連密切。為防POGO“死灰複燃”,參議員們正推進《2025反POGO法案》(SB 2868),從立法上徹底封堵漏洞。
標誌性案件是班班市前市長郭華萍(Alice Guo)案。她被確認是Zun Yuan科技公司股東之一,涉人口販運和非法拘禁,法院認定其“無疑是中國公民”,已被撤銷公職資格。郭華萍目前羈押於巴石市監獄,面臨62項指控,成為POGO亂象的代表性人物。
過去一年,POGO相關的綁架、詐騙、人口販運案件明顯減少。警方表示相關威脅基本消除,社區治安逐步恢複。國際方面,菲律賓因打擊POGO成效顯著,成功脫離FATF灰名單,增強了外資信心。房地產市場也隨之降溫,租金趨於合理,政府機構與本地居民受益。
然而,參議員們仍對菲律賓娛樂博彩公司(Pagcor)與移民局提出嚴厲批評。洪蒂維洛斯指出,Pagcor身兼經營者與監管者的雙重身份,導致行業亂象頻發;移民局在杜特爾特時代實施的落地簽政策(VUA)更被指為“糖果賄賂案”的溫床,使大量非法工人輕易入境。她呼籲包括PAOCC、PNP、NBI、移民局在內的多機構繼續聯合執法,拔除殘餘毒瘤。
總的來說,菲律賓在打擊POGO方面取得顯著成果,但專家與議員普遍認為,唯有持續高壓執法和制度性立法,才能確保POGO不再捲土重來,菲律賓才能徹底擺脫這個“灰色幽靈”的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