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量中國留學生赴泰國求學,但“學生簽證”卻逐漸淪為部分非法分子掩蓋身份、長期滯留的工具,引發嚴重安全隱患。泰國移民局正聯合多部門啟動大規模清查,整頓這一日益猖獗的灰色產業鏈。
數據顯示,當前有逾1.3萬名中國公民持學生簽證在泰居留,其中大多數並未實際就讀。許多人通過支付約3萬泰銖,藉助中介“掛名入學”,成為電信詐騙、洗錢、綁架等跨境犯罪活動的“合法”掩護。
7月初,清邁杭東區一處高檔別墅被查封,警方破獲一個以學生簽為偽裝、專騙中國同胞的詐騙團夥,查明其成員長期以學生身份活動,構建起隱蔽而成熟的詐騙洗錢網路。同月,清邁一名24歲中國男子遭同胞綁架並殺害,警方追查發現死者與同夥曾在寮國、柬埔寨等地從事跨境犯罪,學生簽成其通行證。
濫用簽證的問題不僅限於清邁。曼穀、普吉等地也頻頻查獲類似案件,甚至有高校發現部分“學生”完全不出現在課堂。為此,清邁北方大學等院校已啟動每月點名制度,缺勤將被上報移民局處理。
為根治亂象,泰國政府正整合移民、教育與執法力量,擬推出實名制核查、邊境嚴控、取締簽證中介等多項舉措,全面追查犯罪團夥背後金流與操控者。此舉也被視為泰國在打擊跨國灰產、保護國際教育聲譽與旅遊信心方面的重要轉折。
學生簽證管理的鬆動已經成為區域安全隱患。如何在開放國際教育的同時,防止其被灰黑產業濫用,正考驗泰國的治理能力與跨國合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