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中央銀行(Bangko Sentral ng Pilipinas, BSP)近日發布一份公眾諮詢草案,擬對涉及線上賭博支付的銀行與電子錢包服務實施更為嚴格的監管。此舉旨在強化對未成年人、問題賭徒及其他弱勢群體的保護,並提升行業合規水平。
新規核心措施:限額、時間限制與生物驗證
根據草案內容,所有為線上賭博平台提供支付服務的銀行、電子錢包與支付服務提供商(PSP),將被要求落實更嚴密的技術與行為限制:
每日消費上限
使用時長限制(最多 6 小時/天)
強制啟用生物識別驗證
草案同時提出設立專屬“線上賭博交易賬戶(Online Gambling Transaction Account, OGTA)”,該賬戶須獨立於主賬戶運行,用戶每次需手動轉賬資金進入 OGTA進行賭博消費。
具體限制如下:
OGTA 賬戶餘額不得超過用戶日均餘額的20%
達到每日使用時間上限後,將觸發 24 小時“冷靜期”
禁止在 OGTA 中啟用任何形式的借貸功能
過渡期六個月,違規最高罰款達百萬比索
根據 BSP 規劃,新規一旦正式頒布,將在15 天后生效。現有 PSP 將擁有6 個月過渡期調整其系統流程與技術配置。
不合規者將面臨嚴重處罰:
每項違規行為最高處以 100 萬比索(約 17,600 美元)罰款
情節嚴重者將被暫停或撤銷賭博支付處理許可權
此外,運營商入駐 PSP 時須全面披露受益所有人資訊,並滿足反洗錢(AML)與消費者保護的嚴格標準。
金融科技聯盟支援監管改革,承諾提升風險意識
代表 GCash、Maya、聯昌國際銀行(CIMB)等主要參與者的菲律賓金融科技聯盟已公開表示支援 BSP 此次監管草案。
該組織承諾將:
強化商戶賬戶合規審查
部署即時檢測工具以識別非法賭博支付流
開展公眾教育,增強用戶對線上賭博風險的認知
背景補充:賭博監管升級,聚焦責任與金融安全
此次改革正值菲律賓政府逐步強化博彩產業監管的關鍵階段,線上賭博快速擴張引發諸多社會擔憂,包括青少年參與度上升、過度消費行為及可能的跨境資金洗錢問題。
BSP 表示,此舉不僅關乎金融合規,更體現其推動“金融責任與社會保護並行”的政策導向。未來可能還將出台更多支援措施,例如納入信用報告、支付介面審查與技術准入門檻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