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中央銀行(BSP)日前發布一份全新監管草案,旨在全面加強對電子賭博相關支付活動的監管,防止洗錢、遏制賭博成癮,並切斷金融系統與非法博彩之間的資金紐帶。
草案明確規定,所有涉及線上賭博的支付服務提供商(包括支付系統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開始業務前,必須獲得BSP的正式審批許可。這一舉措標誌著菲律賓金融監管機構將對賭博相關資金流通施加前所未有的限制。
根據草案草擬的標準,所有相關平台必須維持至少3億比索的最低資本要求,並在董事會層面設立合規委員會,同時建立嚴格的反洗錢體系。用戶的賬戶每天可用於轉賬的金額,不得超過該賬戶日均餘額的20%;同時,每位用戶每日投注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若用戶超出額度或使用時限,賬戶將被強制進入24小時“冷靜期”。
此外,所有線上賭博平台將被嚴格禁止向用戶提供任何形式的借貸服務,徹底封堵“借錢賭博”的風險通道。平台使用者也被限定為年滿21歲、非在讀學生、非政府公職人員、非軍警、非“4P”福利計劃(即政府貧困補助受益人)身份者。
為進一步保障安全,草案還引入一系列用戶身份驗證和自我限制機制。所有用戶必須通過面部生物識別技術完成登錄,同時系統將定期彈出賭博風險提示,並允許用戶自主設定個性化使用限制,甚至選擇賬戶暫停功能。
更嚴的是,支付平台不得為用戶跳轉至任何線上賭博網站,亦不得通過任何方式導流博彩服務。平台員工也被禁止參與任何形式的電子賭博行為,且將面臨突擊審計及全面調查。
一旦違反規定,涉事企業將可能被處以每筆交易高達100萬比索的罰款,情節嚴重者甚至將面臨運營許可暫停或吊銷的處罰。菲律賓央行明確指出,現有相關支付服務商必須在6個月內完成整改,否則將被勒令終止服務。
這份草案反映出菲律賓政府正試圖從支付源頭切斷線上賭博鏈條,構建更透明、可控的金融生態,也預示著線上博彩“出海”模式在東南亞市場或將迎來全面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