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泰國熱議“娛樂綜合體”與博彩合法化之際,一份由新加坡知名博彩法專家劉國慶(Lau Kok Keng)撰寫的研究報告,引發泰國政界與學界高度關注。報告題為《新加坡博彩合法化經驗:在控制社會成本中設立典範》,詳細回顧新加坡如何從禁賭國度蛻變為博彩與旅遊強國,為泰國提供製度借鑒與現實警示。
報告指出,早在19世紀初,新加坡曾短暫開放賭博,但1829年官方全面禁止,導致賭博黑市化、執法腐敗與地下賭場泛濫。直至2005年,時任總理李顯龍主導政策轉向,頂住強烈反對聲開放博彩,並建立全球最嚴監管制度,成功規範行業發展。
2010年,濱海灣金沙與聖淘沙名勝世界開業,帶動旅遊業激增,次年訪客增長近20%,至2019年攀升至1910萬人次高峰。值得注意的是,與擔憂相反,問題賭博率並未升高,反而從2005年的4.1%下降至2010年的2.6%。
報告特別提醒泰國,“真正難控的不是實體賭場,而是線上賭博。”網路平台監管難度高、極易滋生詐騙與洗錢,已成社會隱患。劉國慶強調,博彩合法化不是縱容賭博,而是透過高門檻、強監管、入場費與社會機制,將風險制度化,奪回非法市場話語權。
他還警示稱,博彩政策不宜以全民公投定奪,否則容易陷入情緒或道德投票,模糊複雜問題本質,錯失政策窗口。
目前,泰國政府正積極推進“娛樂綜合體”試點,多家跨國博彩巨頭躍躍欲試。此番新加坡經驗的公開,無疑為泰國博彩改革爭議提供了一份硬核參考,也引發各方對“借殼開賭”的真實意圖再度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