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以开放的签证政策和低成本生活环境吸引着无数外国人。然而,随着一宗案件的曝光,一个隐藏在学生签证背后的跨国灰色产业链也浮出水面。
2025年2月,春武里警方突袭一栋民宅,查获五名持“学生签证”的中国籍人员,屋内堆满了操作设备:笔记本电脑、数十部手机正同时操控多个网络平台。调查显示,他们并未就读任何学校,而是为一个中国境内的非法博彩网站提供“客服”服务,涉及赌资兑换、客户沟通、技术支持等关键环节。五人签证均已过期,却仍留在泰国非法营运。
这起案件并非孤例。在泰国多个地区,类似的“学生”群体正活跃于灰色产业链中。他们隐匿于语言学校或培训机构名下,以合法签证为掩护,实则从事网络赌博、电诈、洗钱等跨境犯罪活动。
学生签证沦为“灰产通行证”
泰国原本推行学生签证(ED签证)是为了鼓励外籍人士就读语言课程或技能培训项目,签证时长灵活、续签简便。然而,一些不法中介和“挂靠学校”利用政策漏洞,为客户量身打造“假学生”身份。只需缴纳几千元中介费,便能在无需实际就读的情况下获得长期合法居留资格。
这种“挂名上课”模式催生了一条签证黑产链:
中介提供材料造假服务;
部分语言学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签证审查缺乏实质监管。
对外合法掩护、对内操控灰产,“学生签证”成了部分网络赌博团伙在泰落地的最佳身份伪装。
泰国缘何成为博彩团伙“后勤基地”?
博彩在中国属于非法行为,但巨大的地下需求催生了庞大市场。为逃避监管,许多境外博彩平台将运作中枢迁往东南亚国家,而泰国的政策环境、技术基础和华人社群恰好满足其运营条件。
地理与语言优势:泰国距中国较近,华人多,沟通无障碍。
监管缝隙:泰国本地法律对网络赌博界定不明,执法力度相对有限。
分工明确:有专门的技术维护团队、客服组、洗钱渠道等。
通信手段加密:通过Telegram、Line等工具与赌客联络,规避平台审查。
在这套体系中,“学生身份”提供了身份合法性,租房开户、购置设备等变得更为便利。整个博彩链条的“中后台”便在泰国悄然成型。
多部门介入整顿,执法难度仍高
泰国移民局已注意到问题日趋严重。自2024年起,移民与教育部门加强签证审核,要求各教育机构提交出勤记录、在读证明。对频繁申请学生签证、无明确学业目标的申请人,审查趋严。
警方也配合执法,对可疑“留学生”集中排查,并联合中方警方开展情报共享与跨境打击,查封多个电诈及涉赌窝点。但现实仍面临挑战:
犯罪团伙流动性高,打掉一个窝点后迅速更换据点;
签证材料造假手法不断翻新;
灰产常与地下钱庄、电诈平台、假投资等黑产交织,调查难度大大增加。
中国使馆与泰国社会共同警觉
面对频繁曝光的“假学生”案件,中国驻泰使馆已多次发出警示,提醒中国公民不要轻信所谓“高薪留学”或“边学边赚”项目,切勿参与任何博彩、诈骗相关活动。泰国本地社会对非法劳工、黑市交易也愈加警觉。
与此同时,留学市场也受到波及,一些家长对子女赴泰就读语言课程产生疑虑,担心被非法产业链误导或牵连。
警钟已响,泰国不能成为“灰产天堂”
春武里的案发只是庞大地下网络的缩影。在缺乏严密监管与合作打击的情况下,学生签证仍可能继续被利用,成为不法分子“漂白身份”的工具。
泰国政府若希望维护国家形象与安全环境,亟需在签证审核、学校监管、跨境执法与网络治理等多方面补齐漏洞。对试图借“留学”之名逃避法律制裁的团伙与个人而言,泰国终将不再是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