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本土網路博彩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政策高壓,總統府、立法機關、監管機構、教會與民間團體正在多方匯聚,形成強大的“禁令合力”。
總統小馬科斯已表示正在“徹底研究”全面禁令的可行性,並未止步於監管加強。國會內部也有多項法案正在推進,從提高稅負、規範監管到直接全面禁止,政策立場日趨激進。
監管機構也在同步收緊措施。菲律賓中央銀行(BSP)已對網路博彩支付設置限額、冷卻期及身份驗證;資訊與通信技術部(DICT)則要求社交平台刪除博彩內容。這些動作不僅是監管加強,也可能是在為禁令鋪路。
財政部提出對合法數字博彩征10%重稅,總統雖表示支援,但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或為禁令前的過渡方案。一些官員警告,若禁合法平台,可能反助非法博彩滋生。
最具社會影響力的菲律賓天主教主教團(CBCP)強烈敦促政府全面禁止網路博彩,稱其為“新瘟疫”、“公共健康危機”,對社會與道德構成嚴重威脅。Caritas組織亦報告稱網路賭博成癮案例持續攀升,提出現實依據支撐禁令。
政治層面,多位重量級參議員,包括Zubiri、Hontiveros、Cayetano和Gatchalian,已提出或支援《2025年反網路博彩法案》,要求徹底封禁平台訪問和交易,並限制電子錢包與超級App參與博彩活動。
這一政治勢頭已經震動市場。主攻本地市場的DIGIplus(BingoPlus和ArenaPlus母公司)股價暴跌57%,媒體普遍將其歸因於“全面禁令呼聲升高”。公司已啟動回購計劃,並計划進軍巴西以對衝風險,間接反映其對本地前景的悲觀預期。
儘管離岸博彩(POGO)已被封,但相關腐敗案件仍影響輿論。例如,Alice Guo案引發對博彩行業系統性問題的質疑,天主教會更是指控政府、媒體與商界“默許博彩泛濫”,質疑其中是否有利益輸送。
參議員圖爾福呼籲調查涉賭官員,進一步加劇公眾對該行業透明度與合法性的擔憂。
綜合來看,菲律賓社會各界正形成對網路博彩的空前共識,尤其在宗教、政治與市場三方面同步施壓下,本土合法網路博彩(包括PAGCOR與PIGO)面臨被全面禁止的高度風險。監管行動已與禁令趨同,腐敗疑雲則讓政府更難擱置壓力,禁令出台只是時間問題。